〈大興土木〉默默無名的一磚一石

人類生活需要各式各樣的資源,除了取用資源的設施外,也需要將這些資源送到需要的地方;除此之外,我們也總是想要到更遠的地方,或許是為了生活,也可能是為了滿足好奇心。這些運輸設施所需的建設,時常伴隨著跨世代的土木工程技術與社會動員能量,成為一個時期的代表。

舉例來說,羅馬帝國的強盛,很大部分就得歸功於對水利資源的掌握;他們靠著精密的工程技術建造水道橋,並計算出輸水路徑,使龐大的人口能取得水源,這對乾燥的地中海地區尤其重要。其中,以三層結構越過地面河流的法國嘉德水道橋,以及橫跨整座城市的西班牙塞哥維亞水道橋,都仍保存完好,並被登錄為世界遺產。

運河也是一項很具代表性的土木工程,需要透過水門、船閘、橋梁、隧道的組合,建成整個系統。這些運河將不同流域之間連結起來,成為各地的交通大動脈。中國的京杭大運河,就把中國從北到南串聯起來,所到之處皆為重要城鎮;法國的米迪運河則是讓船隻可以從地中海航行到大西洋,沿途地區的聯外交通更為方便。

工業革命後,鐵路建設更加縮短了時空距離,而這些翻山越嶺的鐵路,不僅深具保存價值,直到今天都仍在運行中,更顯珍貴。這些鐵路包括奧地利的塞默林鐵路,以及2021年剛登錄為世界遺產的伊朗縱貫鐵路;目前臺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中,也有阿里山林業鐵路和舊山線鐵路兩處榜上有名。

這些土木工程的特點在於規模浩大,影響地域生活深遠,外觀或許不顯眼,系統的每個部分卻都互相依存,如此才能延續既有功能及價值。也因此,對土木工程的保存通常是帶狀或面狀的,這樣才能看見一項工程的全貌。

〈大興土木〉要有水,就有了水

〈大興土木〉千年運河也能找到新生命

延伸閱讀

2001臺灣十大土木史蹟甄選活動回顧 | 臺灣的土木工程界曾經選出十大土木史蹟,這篇有各地的簡介。

日本土木學會選獎土木遺產 | 日本則是每年度定期公告土木遺產名單,臺灣的烏山頭水庫和臺南水道也入列。

世界遺鐵路 | 蘇昭旭老師於林務局《臺灣林業》發表之專文,比較各國世界遺產鐵路和阿里山林業鐵路。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