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以神之名〉我們的路在海上

倚賴海洋的島嶼國家,大概都會有類似海神的信仰;而能在宗教領域把海洋的特性展現出來的國家中,日本應該是做得最淋漓盡致的。以「海上鳥居」聞名的嚴島神社,從正殿到鳥居都坐落於潮間帶,漲潮時浮於水面,退潮時則可下到沙灘抬頭仰望規模浩大的鳥居,在潮起潮落間成為日本的地景標誌。

嚴島神社主祀的「宗像三女神」,是日本神話中即有紀載的人物,後來和對九州外海「沖之島」的自然崇拜結合,成為守護航行安全的海神。宗像大社成為祭祀三女神的總社(也被登錄為世界遺產),但知名度顯然不比嚴島神社。不過,日本神道教特殊的地方在於「萬物皆有靈」,神社裡根本不會看到這些神的具體形象,而是寄宿在「御神體」中,供人奉養。

嚴島神社的御神體,其實是神社後方的「彌山」,也是神社所在地「宮島」的最高峰;至於前面提到的宗像大社的御神體,則是日本海上的三座小島。也因此,這些御神體都是世界遺產保護的範圍,甚至才是真正的「神域」,神社反而只是一個讓人們聚集在一起行事的地方,並不是信仰對象的所在。

要抵達宮島,必須從本土搭乘約15分鐘的船前去。大概航行到一半的時候,就能清楚看見海上鳥居,矗然挺立,就像是通往整座島的入口,也反應了海路交通的重要性。鳥居是人進入神域的分界,神社是人和神的交流場所,而整座島才是御神體本身;這種以地景為媒介,把信仰和環境結合起來的思想,其實是傳統信仰常見的形式,也是和世界三大宗教(佛教、基督教、伊斯蘭教)很不一樣的地方。

〈以神之名〉那些直達天聽的方法

〈以神之名〉媽祖要回哪進香?

延伸閱讀

宮島VR導覽 | 沒辦法出國,可以透過這個網站看看嚴島神社。

日本神社解剖圖鑑 | 日本最擅長出這種圖鑑書,值得一買。

廣島縣觀光網站 | 私心很愛廣島,可以看看那邊有什麼好玩。

〈創造自然〉貴族興致所在

要說中世紀到近代時期的歐洲最具影響力的貴族,義大利佛羅倫斯的梅迪奇家族當之無愧。他們靠著經商致富後,連帶取得托斯卡尼地區的執政權力,將財富挹注於文化藝術活動,使佛羅倫斯成為文藝復興的中心。直到現在,佛羅倫斯整座城市依然環繞於梅迪奇一家留下的精神遺產;而「花園」雖然比較不為人注意,卻原汁原味保留了貴族的日常生活與景觀。

作為文化資產的花園,就跟建築一樣,也依時期和地區而衍生出不同風格。在梅迪奇家族的長期經營下,托斯卡尼地區逐漸累積出以文藝復興藝術為基礎設計的花園,後世稱為「義式花園」,影響了往後法式花園、英式花園等風格的演進。在名列於世界遺產名單「托斯卡尼的梅迪奇別墅和花園」的12處場址中,位於佛羅倫斯市區的「波波里花園」,可謂最具代表性的傑作。

波波里花園位在梅迪奇家族的統治據點「彼提宮」之後,利用地勢打造出錯落有致的視線,再透過兩大軸線佈局雕像、噴泉、競技場、方尖碑等造景,使豐富的景觀元素能形成和諧秩序,從花園看皇宮,或從皇宮看花園,都要能看出統治者的莊重,同時又能帶點藝術的高尚。

在波波里花園內視線比較開闊的地方,還能看到遠處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圓頂和領主廣場的塔樓,三處分別代表佛羅倫斯的統治者、宗教和市民生活的核心,並且都和梅迪奇家族緊密關聯。而花園雖然看似是創造自然的柔性設施,實則是創造了一種統治者專屬的興致和美學觀。

〈創造自然〉我們都是造物主

〈創造自然〉小橋流水人家

延伸閱讀

地獄 | 丹布朗寫的懸疑小說(也有拍成電影),主要場景就是佛羅倫斯,也有寫到波波里花園。

歐洲勢力最大的家族 – 梅迪奇家族,是如何崛起,最後又是如何衰敗的? | 啾啾鞋 | 看短片輕鬆認識梅迪奇家族。

2021義大利佛羅倫斯自由行全攻略|深度自助景點行程/住宿/在地美食/交通懶人包 | 非常詳細,抓大放小的旅遊攻略,有助於認識佛羅倫斯。

〈創造自然〉小橋流水人家

台灣的近世史,也就是大概17到19世紀,基本上就是漢人移民到台灣,然後落地生根的過程。在這個階段,先民們當然會帶著來自原鄉的文化來到這片土地,但也會在新的生活裡因地制宜,發展出嶄新的文化。尤其是島上的商業活動越加蓬勃後,和原鄉的往來漸漸疏遠,並在各地形成穩定的仕紳社會,帶來豐富的文化結晶。

中式園林也在這個時期,被從大陸帶到台灣。那些在地方上呼風喚雨的有力仕紳,在台灣建出同樣氣派的官邸和園林,光宗耀祖,成為商界、政界和文化的中心。其中,在板橋、新竹、霧峰和台中,各有林本源園邸、開台進士鄭用錫的北郭園、霧峰林家的萊園和鹽商吳尚新的吳園,並列為台灣四大名園。

這裡面,歷史最悲慘的是新竹的北郭園,日治時期就因為都市計劃給剷除了一半,之後又陸陸續續拆拆拆,現在什麼也沒留下;林本源園邸,也就是林家花園,大概是最幸運的,戰後有一段時間作為棚戶區,之後林家就捐給政府作為古蹟保存了;霧峰萊園雖然被家族保存得不錯,卻難逃九二一大地震的侵襲,很多地標也是後來重建的。

至於台南吳園,則隱身在市區的精華地段,雖然園林並沒有被剷除,但原本完整的「家業」已經只剩一棟西式建築「公會堂」和庭園的一部分,很難再感受到當時家大業大的派頭,但還是能稍微想像當時在亭台水邊觀賞餘波蕩漾的愜意,文人雅士們齊聚一堂的盛況,以及園林主人望向自己一手打造出的園林的自豪。

〈創造自然〉我們都是造物主

〈創造自然〉貴族興致所在

延伸閱讀

「吳園」:邊陲內地富庶氣勢的山水凝映及原鄉想望-清中葉吳麟舍家族在台灣府城的古典園林空間美學建構 | 一篇介紹吳園歷史沿革的期刊文章

中國古代園林中的自然 | 一篇分析園林如何打造自然的期刊文章

中國園林圖解詞典 | 感覺是可以認識園林建築語彙的好書

〈創造自然〉我們都是造物主

前面談過的古蹟和聚落,都是很具體的文化創造,也是最早被界定為文化資產的類別。不過,自然和文化的分別,其實並沒有那麼絕對──認為是自然這件事本身就很文化,而文化難道不是自然形成的嗎?這是人文社會領域的持續已久的大哉問。

也因此,文化資產在擴張領域的時候,交織著自然價值和文化價值的類別就進入了文化資產保存的視野。從尺度最小的花園、園林,到尺度最大的大範圍土地利用,一併被界定為「文化景觀」,以彰顯人類與自然的互動關係,並在1992年的世界遺產大會上制定了三種文化景觀的類別,說明其價值何在。

  1. 人類刻意設計及創造的景觀。
  2. 有機演變的景觀。
  3. 聯想的文化景觀。

實務上,第一類指的就是花園、園林、庭園這類完全由人類一手打造景觀;第二類則著重在因應土地利用所形成的景觀;第三類通常是景觀本身雖然是自然的,卻衍生了很多文化上的象徵意義。雖然國際上是這樣定義文化景觀,國內文化資產法規所訂的文化景觀,以及通常學術上討論文化景觀這個概念時,是指第二類的「有機演變的景觀」。

會有這樣認知上的差異,和不同類別的保存方式有關。花園、園林、庭園,和古蹟類似,是針對一個定型的外貌和範圍去做修復、維護;但大範圍的文化景觀,則是要去維繫相同的土地利用方式,才能維持景觀的永續發展。

園林和古蹟一樣,在不同文化圈發展出相當不同的形貌,但通常都是統治者或權貴階級,為了觀賞、娛樂、藝術等目的打造而成,一方面也是以此想像自己也可以如同造物主,創造出天地間的美麗事物。這在中國形成了大戶人家的園林、在日本則有佛寺的枯山水;西方世界則是從羅馬時期開始發展,形成文藝復興、英式、法式等不同風格的庭園,並以各座皇宮花園集大成。

園林反映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,也反映了我們對文化的想像,當文化資產的類別越來越複雜時,所蘊含的價值也會越來越繽紛。

〈創造自然〉小橋流水人家

〈創造自然〉貴族興致所在

延伸閱讀

國際視野下的文化景觀──再探淡水文化資產 | 台灣唯一一位研究文化景觀的王淳熙助理教授所寫的期刊文章,很淺顯易懂。

世界遺產中心的文化景觀資訊頁面 | 包含文化景觀的定義、相關文件,以及現有名錄中具文化景觀屬性的清單。

美國的文化景觀基金會官方網站 | 可以找到很多有關文化景觀的資訊,而且是著重在園林景觀及設計。

〈生活之所在〉在古城生活的難搞的人們

檢視世界遺產名錄,大部分歐美和阿拉伯世界的古城,都是直接劃定一大片區域作為保存範圍,譬如布拉格光核心區就劃定了11平方公里左右,約略跟台北市大安區相同大小。而東亞國家則大多以單點式的保存為主,譬如京都、澳門,都是用清單列出有哪些古蹟是保存範圍。

「古都京都的文化財」有17處神社、佛寺和城池被列為保護範圍,從大名鼎鼎的清水寺、銀閣寺,到下鴨神社、二條城,基本上只要是有去過京都的人,多少都會踩到其中幾個點,大概是不少台灣人畢生第一個造訪的世界遺產。關於各個古蹟的介紹,大家輕而易舉就能在網路上查到,所以我這邊還是先回到京都作為一座古城的文化價值這個主題。

除了登錄為世界遺產外,各個古蹟也會因應日本國內的文化資產法規,以不同類別劃定保存方式和範圍。舉例來說,清水寺附近的「產寧坂」,是世界遺產範圍的緩衝區,也是「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」;銀閣寺的佛堂建築是「重要文化財」,庭園則是「特別史蹟」和「特別名勝」,緩衝區則一路延伸到「京都岡崎的文化的景觀」的範圍。

在這之中,「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」是針對範圍內的個別建築進行保存,維持整體街道景觀,因此就出現了古色古香的星巴克。「重要文化財」是針對單一著名建築物,最接近傳統古蹟修復、保存的觀念。「史蹟」和「名勝」則是保護建築以外的環境,譬如庭園、遺跡、自然地形等。「文化的景觀」強調生活環境及風土,在京都的案例則是以水道及周遭景觀為保存範圍。

這些還只是空間或環境上的文化資產保存而已,還不包含葵祭、祇園祭、時代祭這三大祭典,織物、藝妓等傳統技藝,以及挖到不敢再蓋地鐵的考古文物。實際上,就連京都的路名本身都可以是文化資產;那些從八世紀「平安京」建城以來就不斷沿用的路名,普通的日本人看到字,甚至根本念不出來。

至於京都方言的曲折和京都人難搞的個性,雖然時能耳聞,但實在不是我有辦法詳加分析的範圍。總之,這些在古城生活的人們,多多少少都會有難搞的屬性,畢竟這些都是長期以來的積累,也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啊。生活環境中的大小細節都可以是文化資產,因此也就發展出相應的保存策略。

〈生活之所在〉每座古城的美妙之處

〈生活之所在〉古城的起點也是島嶼的起點

延伸閱讀

維基百科「古京都遺址」條目 | 趕快去看看自己到過哪些登錄項目!

京都人搞什麼!4個讓人倍感衝擊的「京都文化」 | 介紹了幾個京都人難搞的點的短文

放大鏡下的日本城市慢旅 京都圖鑑:當自己的最佳導遊! | 比旅遊書還認真,但又不會太艱澀的一本介紹京都的書。

〈生活之所在〉古城的起點也是島嶼的起點

說起台灣的古城,通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台南。1624年,荷蘭在明朝的建議下,從安平登陸台灣,用從澎湖帶來的建材建了熱蘭遮城,使台灣進入航海時期的世界體系中。要注意的是,其實在這之前,台灣島上早就有原住民們的「部落聯盟」,也有各方臨時性的貿易據點,明朝也完全知道台灣這座島;只是如果以現代的標準來定義「城市」,台南大概還是最有標誌性的第一座。

在那之後,台南成為台灣的政治中心,直到清朝後期才漸漸北移,到了日治時期才確定台北為政經中心的地位。世界上很多古城都有這樣的色彩,在進入現代化時期的時候,因故被其他城市取代了首都的地位,譬如京都、龍坡邦和伊斯坦堡。去這些國家旅遊,一定不能錯過這些原本的首都,而新的首都通常就是無聊的現代化機能城市。

在台南,「三步一小廟,五步一大廟」並非誇飾,稍微在路上晃晃都能巧遇廟會或出巡,也有許多保存著古城街道紋理的街區,成為今日的觀光勝地。除了都市環境,生活方式的累積才是古城最豐富的資產,這造就了海納百川的美食,也建立起居民對歷史的認同與探詢。

目前,台灣的《文化資產保存法》並沒有針對古城制訂保護方針;比較接近的「聚落建築群」,實際上比較適用於鄉村聚落。這是因為台灣城市的更新速度真的太快,若以歐美的標準來看,稱不上有整片的古城。台南是全台唯一以地方自治條例制定「歷史街區振興」規範的城市,據此畫出古城區範圍和歷史街道。台灣其他劃定的「歷史風貌區」,則是依照都市計畫制度,主要針對土地利用和景觀外貌進行管制;舉例來說,目前在都市地區,只有在公告的歷史風貌區可以經營民宿,這正是以文化資產觀點介入都市發展的範例。

以古城觀點來經營一座城市,雖然在台灣非常少見,在國外其實稀鬆平常。包括鹿港、萬華、淡水,其實都有這樣的潛力,但這很依賴居民的自覺,也需要觀光客的支持,才能證明這是一個能帶給城市未來的途徑。

〈生活之所在〉每座古城的美妙之處

〈生活之所在〉在古城生活的難搞的人們

延伸閱讀

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相關資訊 | 雖然是補助計畫的網站,但裡面歷史街區的規劃緣由和範圍都講得很清楚!沒想到台灣有這樣的制度!台南不愧是文化之都。

台南路上觀察 | 不小心得知的一個紀錄台南街景和日常的網站。

府城的美味時光:台南安閑園的飯桌 | 一本可以從美食看出台南古城底蘊的好書,大力推薦。

〈生活之所在〉每座古城的美妙之處

文化資產的起點「古蹟保存」,正式在1931年的《雅典憲章》中,成為建築領域的一個討論主題。1964年,一群建築學和博物館界的專家們,起草《威尼斯憲章》,開宗明義指出:「古蹟的概念包含的不僅是單一建築,還有城市或鄉村場域,旨在見證某一文明、重要發展或歷史事件。」

這份憲章可謂催生了文化資產這個概念,並建立了一個共識──我們保存的目標其實是那些想見證的事物;建築、城市,甚至鄉村,也就是實際上保護的對象,其實是目標的載體。

隔年,ICOMOS(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)正式設立,成為國際上最廣泛的文化資產專業組織,隨後被UNESCO(教科文組織)指定為執行世界遺產公約的諮詢單位,漸漸成為全球文化資產的中樞,帶領眾人擴展對文化資產的認識。

走出單點式的古蹟保存後,西方世界首先啟動對古城的保存,於是我們可以在歐洲看到數不盡的古城。保存一座古城就不像修復古蹟那樣,有這麼具體的工作內容了──除了建築物以外,包括街道、都市計畫、景觀設計、公共空間,都需要全盤考量,目標則是維繫一座城市的「生活方式」,在發展和保存間取得平衡。

在1978年的第一批世界遺產名單中,有兩座古城被登錄,分別是波蘭的克拉克夫和厄瓜多的基多;現在,已經有250座城市加入「世界遺產城市組織」,UNESCO也在2011年發布了《關於城市歷史景觀的建議書》,提出結合文化資產保存和都市發展,回應永續發展的具體作法,讓全世界的古城能一同執行。

城市是世界上超過一半的人口的生活之所在;如何保存都市生活的美妙之處,同時又能讓在此生活的市民們繼續向前邁進,就成為保存古城最重要的課題。

〈生活之所在〉古城的起點也是島嶼的起點

〈生活之所在〉在古城生活的難搞的人們

延伸閱讀

世界遺產中心的《關於城市歷史景觀的建議書》(英)| 教科文組織針對古城保存與發展所撰寫的相關資訊。

世界遺產中心的《關於城市歷史景觀的建議書》(中)| 上面的中文版,由中國協助翻譯。

世界遺產城市組織 | 從裡面的清單可以知道世界遺產名錄上有哪些古城。

〈古蹟是什麼?〉莎士比亞名劇裡的那座克倫堡

和台灣差不多大的丹麥,也有一座像淡水紅毛城的「古蹟」,在丹麥的千年歷史中,逐漸成為代表整個國家的精神象徵,甚至因為莎士比亞的劇作,成為全球知名景點。

克倫堡位於松德海峽最窄的地方,和瑞典隔海相望,要從大西洋航行到波羅的海,都得穿過這座海峽,也是丹麥人航行回國會首先看見的地標,戰略位置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;丹麥16、17世紀時的國家稅收,有一半以上都是海峽過路費收入,完全落實「發大財」的國策,可見克倫堡不僅是地標,更是丹麥經濟上的命根子。

在莎士比亞最有名的劇作《哈姆雷特》裡,場景「Elsinore」其實就是克倫堡的所在地「赫爾辛格」的古地名,整個故事都設定在克倫堡發生。因此,看過這部戲的人,也會跟著知道這座城堡;現在,這齣劇作偶爾也會直接在城堡內上演。

不過,以歐洲城堡的標準而論,克倫堡的外觀其實非常簡樸──由四座石磚建築圍成一個方形,外圍則是星形的防禦堡壘和護城河,軍事設施反而更完善。克倫堡雖然是北歐少見的「文藝復興建築」,已經是從義大利一路經過幾次轉譯,最終在北歐落地生根的文藝復興,許多精雕細琢的特色已經被淡化了。

通常,能成為一個代表國家的「古蹟」,不會只有建築上的特色,更多的是見證歷史的變遷,譬如淡水見證了台灣的開拓與通商,克倫堡見證了丹麥的軍事和發展。在觀賞古蹟時,能掌握這些故事,才能看得更入味。

〈古蹟是什麼?〉「文化資產」聽起來比較文青嗎?

〈古蹟是什麼?〉社會課本封面上的那座紅毛城

延伸閱讀

克倫堡 | 世界遺產中心官網的登錄資料,能快速掌握克倫堡的基礎資訊。

VISIT NORDIC | 北歐5國所建置的中文旅遊網站,資訊簡潔,看完馬上就可以知道有哪些看點。

〈古蹟是什麼?〉社會課本封面上的那座紅毛城

我一直記得國小某個學期的社會課本,封面就是那棟插著國旗的紅毛城;要讓一個小學生進到台灣多舛的歷史軸,從紅毛城開始談起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。

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是在戒嚴時期的1982年立法;隔年,「內政部」公告了全台第一批「第一級古蹟」,一共14處,包含:

基隆二沙灣砲台
新北淡水紅毛城
新竹金廣福公館
彰化彰化孔廟、鹿港龍山寺
嘉義王得祿墓
台南五妃廟、億載金城、台南孔廟、祀典武廟、赤崁樓、安平古堡
澎湖澎湖天后宮、西嶼西台

當時的政府是基於什麼標準,選出這些能夠代表一個國家的古蹟呢?首先,得先認識當時的政府是如何定位這個國家。1982年,政府正開始以「三民主義」取代「反共復國」──武力反攻是無望了,但大家仍然要「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」,隨時準備「統一中國」。

也因此,這份古蹟清單,基本上就是「身為中國人」所該認識的台灣島上的歷史遺跡。日治時期的建築當然沒有列出必要;能看出漢人在台落地生根的地方,才會雀屏中選。

我們現在聽到「紅毛城」,都會很直覺地反應「紅毛」就是指荷蘭人,並自動連結那座紅色牆面的堡壘,好像那座城在荷蘭人離開以後,就再也沒有變化過。然而,荷蘭人使用那座堡壘的期間,大概只佔了台灣400年歷史時期中的20年;我們現在看到的樣貌,大部分其實是英國領事館超過一百年的租用期間改建而成的,荷蘭統治時期的遺跡幾乎早已被覆蓋過去。

雖說如此,想到紅毛城,我們還是能夠一路追憶西班牙和荷蘭的殖民統治,因為我們如果想認識並記住一段時期,就得仰賴這些佐證。而紅毛城源於大航海時代的背景,正說明了台灣歷史的開端,和中國大陸有多不同。

看過台灣的案例之後,下一篇會帶大家到丹麥,認識另一座能代表國家的堡壘,並說明古蹟保存開始遇到怎樣的侷限,因而發展出更多樣的保存型態,成為更有系統的「文化資產」領域。

〈古蹟是什麼?〉「文化資產」聽起來比較文青嗎?

〈古蹟是什麼?〉莎士比亞名劇裡的那座克倫堡

延伸閱讀

淡水維基館 (tku.edu.tw) | 以淡水為核心的線上共筆平台,是一個認識淡水(當然包括紅毛城)不錯的網站。

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(National Historic Monuments of Taiwan) | Facebook | 時時刻刻都在po跟文化資產有關的老照片,而且不限於古蹟。

〈古蹟是什麼?〉「文化資產」聽起來比較文青嗎?

在重磅回歸的這篇(?),我想首先談談古蹟和文化資產的微妙差異。

對大家來說,古蹟應該比較耳熟能詳,也非常淺顯易懂:有歷史感的建築物。從小到大我們使用的社會課本,幾乎都會用古蹟來傳達一個地方,一段歷史,或一種價值。說到紐約,就一定放自由女神像;說到秦朝,就一定放兵馬俑;說到民主,就一定放雅典衛城。

這樣來看,「古蹟是什麼」就非常明顯了──表現我們看不見的概念或價值(通常略稱為「文化」)。這也是為什麼,國際上漸漸採用「文化資產」統稱這些表現文化的東西,並且從建築物往外拓展,直到所有事物都可以是文化資產。而使用「資產」一詞,更代表這些是我們想積極守護的東西,想傳承給下一代的東西。

之後,我想在這邊介紹的內容,就是將看得見的「文化資產」和看不見的「概念」連結起來,讓大家從事物的外觀開始探索,理解社會生活的變遷,發掘多元價值的珍貴。

所以說,認識古蹟當然是理解文化資產很好的方法,不過文化資產保存,絕對不只是把房子修好而已,而是從不斷探索的過程中認識我們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希望之後能持續帶給大家這樣的視野。

那,什麼是能代表台灣的古蹟呢?下一篇就會帶大家進一步思考,怎樣的古蹟會成為一個國家的代表。

〈古蹟是什麼?〉社會課本封面上的那座紅毛城

〈古蹟是什麼?〉莎士比亞名劇裡的那座克倫堡

延伸閱讀

文化部文化資產局–國家文化資產網 (boch.gov.tw) | 想認識台灣的古蹟和文化資產,靠這個資料庫就對了。